冬至阳生春又来

2023-12-11 09:48

在我国农历节气中,“冬至”是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位列之首。古历法认为: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或一气,一年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冬至说: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冬至日这天是地球北半球冬季的开始,标志着阴气到了极点,阳气开始到来,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上的热量比地面向空间发散得少,短期内气温还会继续下降。因此,冬至标志着寒冷的开始。

冬至与夏至相对应,又名“一阳生”,俗称“冬节”“南至”“长至节”等,不仅是二十四节气走到冬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漂泊在外地的人到此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又因周历的正月为阴历的十一月,古时的拜岁与贺冬基本属于同一个概念,所以冬至还被称为“亚岁”,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国人过“冬节”源自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023年12月22日这天是“冬至”节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俗称“交九”,标志着全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从冬至这天开始算起,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迎来了春暖花开之季。

民间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俗语,“入九”寒冷,“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时段。我国气象资料显示,每年冬至前后有强大的冷空气南下,造成骤然降温。冬至之后,大地每天散失的热量仍大于接受的热量,到了“三九天”,积累的热量到达了最低点,此时就到了最冷的时候。

据文献记载,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之日,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则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的冬至日,国家要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民间同样有冬至日贺冬、祭天、祭祖、迎神、辟邪、家庭聚餐等习俗。

经过数千年华夏历史传承,冬至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各地在冬至这天有不同的风俗:我国北方地区吃饺子或馄饨,南方地区吃米团、长线面或红豆糯米饭,有不少地方仍保留着冬至日祭天祭祖的传统。

人们冬至吃饺子,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告诉世人莫忘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张仲景故里南阳各县市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而在遥远大西北的新疆牧区,流行冬至当天家家户户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着“驱除寒冷、辟邪挡疫”之意。

从冬至饮食延伸到进补养生,国人通过日常食补、中医药补等方法,吸收外来的营养,养阴补肾、防寒平阳,强壮身体。冬至进补,适宜男女老少各个不同体质群体,做好合理膳食,防寒保暖、适当运动,调养精神,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端就会开始北移,白天就又开始逐渐变长,温暖的阳光正在一点点靠近,明媚的春天就在不远处,等着人们开春大忙。

□宋伯航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