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 更需要文明的滋润 ——访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邓慧君
邓慧君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清洁的环境,便捷的服务,良好的生态,向善的风尚,人文关怀,温馨的治理……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应该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体现在一个方面,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不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变化,而是不断改善得更好。
文明城市是城市建设的最高荣誉,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动体现。2020年,兰州市收获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获此殊荣是全市乃至全省各族人民上上下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结果。文明城市是荣誉,也是继续奋斗的动力。三年来,兰州市在荣誉面前并没有放松城市文明建设,而是以城市文明的高标准,严格要求各方面工作,继续推动城市文明提质增效,更上一层楼。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发展,需要文明滋润。我们乐见近年来兰州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的持续提升、市级政务服务部门不断推出便民利企的举措;我们乐见城市绿地面积增加,绿化见缝插针,不留裸露地皮,小区功能逐步完善,“一刻钟服务圈”不断拓展……这些推进兰州文明进程的方式都赢得了群众一致好评和赞誉。
未来,兰州应当继续整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改造老旧小区,致力小街巷治理,重视菜市场建设,聚焦难点问题,加大监管频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助推城市基础设施焕发新活力。同时,提升党政服务水平,大力提升政务服务,为人民群众着想,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氛围。
文明从来不是高大上的教条,也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它既是阳春白雪,也是街衢茅舍。最鲜活的文明涵盖社会生活的纵深之处,表现在人民群众的日常小事里,落脚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期待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做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尤其做好市民素质提升工作,培养市民良好习惯,引导全社会广泛树立公德意识和社会意识;也希望兰州全体市民继续呵护这份荣誉,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这份荣誉发扬光大,让兰州更和谐更美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 超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