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脚板”走出基层治理同心路

2023-11-23 09:36

社区工作人员的足迹遍布山上每一个角落

社区工作人员在清扫垃圾

居民李先生的妻子为社区送来锦旗

“每天都要去辖区各处走一走,转一转,这样才安心!”在城关区伏龙坪街道前街社区,这是社区书记赵振伟和辖区工作人员几乎每天要做的事。用脚步丈量民情,他们的足迹走遍了山上的每一个角落。山上的路不太好走,屋前屋后较窄的地方甚至不足一米,特殊的地理位置练就了前街社区工作人员的“铁脚板”,也正是依托这样的“铁脚板”精神,社区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精准服务”,以为民服务“小切口”撬动服务“大提升”,变基层“末梢”为治理“前哨”,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走出预防地质灾害安全路

“现在想起当时的情况,我还心有余悸,要不是你们社区帮助,指不定当时会发现什么危险。”11月的一天,在前街社区网格员进行走访时,住在前街88号的居民马先生仍然连连说着感谢,感谢着今年夏天发生的那件事。

今年夏天的一天,连续几日的降雨催促着社区网格员巡查的步伐,当他们巡查到前街88号时,突然发现这里的居民家围墙出现地基下沉,墙体出现裂缝,因该墙体背靠天然气管道,墙体一旦倒塌可能会将天然气管道压断,将引起极大的安全隐患。在联系天然气公司实地查看采取停气措施后,社区工作人员也第一时间将停气通知发在该区域所在网格群及时通知居民群众,做好应急工作,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与该户居民马先生积极协调沟通,督促其尽快对自家院墙进行维修。在社区和邻里的帮助下,仅仅用了一天左右的时间,马先生家的围墙修好了,想起当时的情况,他有些后怕地说:“幸好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及时发现,如果真的墙塌了,压断了天然气管道,那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的事情在前街社区并不是个例,在今年汛期时社区对辖区地质灾害的自强沟区域进行了排水渠、路面的维修处理,修缮疏通排水渠3条、硬化路面300米,有效降低了该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三巡、日查、周总结’这是社区地质灾害平安治理密码。”社区书记赵振伟对记者说道。雨前、雨中、雨后的“三巡查”制度,加大雨中的巡查频次,地质灾害监测员在巡查的过程中对护坡、居民家的房前屋后、已搬迁避让户、无人居住的房屋进行日查,地质灾害监测员时刻绷紧安全这一“生命弦”,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时刻放在心间,前街社区地质灾害监测员及时建立巡查台账,对地质灾害巡查进行周总结,确保压实地质灾害监测员的工作职责,用细致的工作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仅有日常细致的工作,在极端天气来临前,社区还通过雨前发布预警,雨中敲锣打鼓以及应急处置等各类方法做好辖区的地质灾害相关工作。

走出服务辖区居民贴心路

前街社区的部分区域属于自建房屋,管道设施老化陈旧。近日,辖区网格员在走访时听到收水费的师傅说最近发现水表异常,用水量过大。社区网格员马上和这位师傅一起进行排查,发现漏水原因是自来水管道出现破裂,导致用水异常。网格员第一时间在网格群内发布通知,说明原因。社区立即召开协商议事会,并到现场查看具体情况,积极协调进行供水抢修事宜,前后不到半天时间的抢修,困扰居民的自来水管道破损及停水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用铁脚板走访民情民意,发现并解决居民身边的大事小事。今年9月,社区收到了居民送来的一面锦旗。原来在辖区网格员走访时,得知居住在自强沟的居民李先生因患病导致生活困难,便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民政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求助人实际家庭情况,结合民政、医保关于低收入户相关政策,将该家庭纳入了低收入家庭,并为本人申请了低保,同时享受每年的大病医疗救助。“我们遇到困难,没想到社区主动了解到了情况还给予了我们帮助,真的是雪中送炭。”李先生的妻子激动地说道,并向社区送来一面写有“心系百姓做实事,为民服务见真情”的锦旗。

记者了解到,在前街社区,社区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则,综合考虑所辖范围、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党组织设置和分布等情况,依托社区党支部,全面覆盖22个网格、配备22名网格员、以“微小化”划分网格、“属地化”统筹管理、“精准化”服务群众、“多元化”提供保障。社区依托网格员“铁脚板”优势,着力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精准服务”,通过线上微信群加线下常态化走访,以便及时掌握联系每户家庭成员情况、诉求愿望、实际困难,对网格内的动态和问题,做到问题快发现、快掌握、快反应、快处置。社区组建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7支,经常性深入居民家中开展法治宣传、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50余次。

走出治理网格共建同心路

走得勤、走得近,不但让社区能及时了解到居民的需求,更是能精准化地开展各项服务居民的工作。“我们坚持实施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积极构建资源统筹、多方协同、精准为民服务的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赵振伟说道。

今年以来,前街社区进一步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搭建民主协商议事平台,社区积极牵头协调议事,因势利导让居民依法自治、自我管理;畅通利益诉求渠道,让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通过建立民情台账、民意收集表,形成及时掌握社情民意,通过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居民,及时帮助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这“三及时”工作法,实现“群众有所呼,社区有所应”的良性互动模式。

同时社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行党员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积极参与群众困难诉求收集,对独居老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群体,实行党员、干部、志愿者“一对一”沟通联系、全力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为群众解难题、勤服务,实现“小事不出户、琐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真正把网格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切实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采访的最后,赵振伟表示希望通过不断地走访,用脚步丈量民情、了解民意、解决民需的同时,更是形成“网格定人、每人定责”的模式,让“小网格”成为绘就基层治理共建共享共治模式的有效抓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