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千万工程”经验 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城关区提升精致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2023-09-19 07:24

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丰收的喜悦

收割机进行麦收

伏龙坪上整齐现代化的高标准农田,青白石青石湾村挂在枝头的饱满的巨峰葡萄……金秋时节,行走在兰州城关区南北两山乡间沃野,一幅幅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图景映入眼帘。今年以来,城关区在强省会行动中,紧扣区委“123457”总体工作思路,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统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提升精致农业发展质量、提振乡村产业发展动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正在从梦想变为现实。

伏龙坪上高标准农田实现精准浇灌

“我们这个高标准农田的‘高’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灌溉方式的改变,达到了高效灌溉。同时还修建了田间道路,让大型机械可以进入机械化作业。”在伏龙坪高标准农田的现场,城关区农业综合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虎威对记者说道。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2021年以来,城关区在皋兰山地区投资693.44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亩,全部为高效节水灌溉,其中管灌3785亩、滴灌265亩、配套喷灌950亩。分布在伏龙坪街道民族村、二营村、三营村、红沟村,累计铺设各类灌溉管道4.48万米、配套滴灌管37.87万米、新建200立方米蓄水池1座,首部过滤间1间,出水桩及给水栓1450个,覆盖皋兰山72.2%的耕地。

走访在这一片高标准农田的现场,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各种相匹配的灌溉配套设施:首部过滤间、蓄水池、喷灌设施……这些让曾经“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浇灌变得更为精准有效,同时结合地质等特点,还修建了渠道并接上与之匹配的管道,不但节省了人力,也让灌溉更高效。

青白石青石湾村美味葡萄大丰收

“真是没想到,咱们城关区也有如此美味的巨峰葡萄。”记者在城关区青白石街道青石湾村采访时,大家纷纷赞叹道。金秋9月,这里的300亩葡萄马上要迎来最好的丰收季节,站在葡萄架下品尝一颗饱满的葡萄,香甜多汁,唇齿留香。“其实这几天葡萄长得也差不多了,但是我们再让长长味道和个头,从9月20日到国庆期间,正是葡萄就好的销售时节。”站在自己的葡萄田中,青石湾村的村民张宏笑呵呵地对记者说道,他种植了近两亩地的葡萄,预计今年收入在6—7万元左右。

青石湾村位于沿黄灌区,绿色营养蔬菜等市场占有率高。近年来,城关区葡萄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市场“香饽饽”。青石湾村葡萄种植面积约300亩,可挂果200亩,总产量近180万斤,每亩收入近4万元,葡萄产业已成为该村乡村振兴最显著的产业。同时,青石湾村已成为城关区农业发展基地,正在走出一条以“政策推动,科技拉动,品牌促动,龙头带动”具有城关特色的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推动下,城关区在青石湾村推行绿色栽培理念,坚持绿色优质高效栽培,全面推行“控产”“套袋”“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绿色优质栽培模式,推广有机肥生物肥200亩、绿色防控技术600亩次、葡萄套袋技术100亩,举办多期培训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后,显著降低了葡萄病虫害的发生,葡萄口感和光泽度等商品性提高,市场销量越来越好。同时在这里还有苹果、甜瓜、蔬菜等果蔬产业,也成为了农民致富增收的组成部分。

农家书屋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变得更高,乡村生态环境变得更优、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丰富。晚饭后的闲暇时间,在青石湾村的农家书屋,村民高芳军正在阅读心仪的书籍:“这里的书种类丰富,地方也宽敞,闲暇时间我会和孩子一起过来看看书。”青石湾村农家书屋位于青石湾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面积50平方,共存放图书约4000册。在农家书屋不远处的广场上,还建成了标准化篮球场、健身走廊等,为村民和在这里务工的人员提供了一处精神文化生活的休闲场所。

记者了解到,城关区20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成率达100%,书屋均设在村部,书屋平均存书量1300本。各书屋均配备图书管理员并按照“农家书屋”统一标准管理,同时各个农家书屋还会结合读书日、“我们的节日”等开展多样的读书等精神文化活动。

从技术提升的高标准农田到正在丰收中的蔬果,从农家书屋提供的精神文化场地到村民的一张张笑脸,走访在城关区的一个个村落中,这一幅幅画面正在生动书写着现代化和美乡村的新景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 娜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