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基因 共享和谐幸福 “西固之夏”百姓大舞台文艺调演点燃盛夏激情

2023-08-31 12:48

唱响未来

“八一”专场

戏曲表演

热情的观众

大合唱

流火七月,激情盛夏。契合时代脉搏,传承文化基因,第三十五届“春绿陇原·西固之夏”百姓大舞台文艺调演又与大家见面了。35年来,“西固之夏”让我们有了寄托和交流,有了莫名而美好的情愫。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改善西固工业区人们单调的精神生活,由区委、区政府统一组织协调,举办了第一届“西固之夏”音乐会。1998年,西固区将“西固之夏”音乐会和冬季戏曲调演合并演出,在西固公园门前广场展演。随后一脉相传,盛况出世,让“西固之夏”成为兰州市民及周边群众的一道丰盛文化大餐,也成了西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进入新世纪,“西固之夏”大型广场文艺调演越办越红火,规模越来越盛大,办会形式由过去政府主导演变为地企联办、群众广泛参与,内容紧扣时代主题,见证了香港澳门回归、喜迎奥运、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事件,也多角度、深层次展现了全区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奋勇争先的昂扬斗志和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体现了西固区由一个传统工业区向港务经济、高端商贸、文化旅游等多元产业聚集区转型升级的振奋历程,展示出全区上下奋力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35年来,“西固之夏”这一文化盛宴广泛洋溢,其中少不了的便是“八一专场”——军歌嘹亮唱响爱国情。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为子弟兵们编排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子弟兵们也为大家送上精彩纷呈地表演,既展现出子弟兵们的英姿飒爽,又流露出他们柔情的一面,引得在场观众阵阵喝彩,进一步拉近了军民鱼水情。

“西固之夏”也少不了驻区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在辉煌成就70载,地企共建新西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广场文艺调演专场中,兰州石化职工家属表演的男女声小合唱《我家在中国》,舞蹈《最美花朵》《茉莉花开》《心声》《创业》,二胡齐奏《光明行》等精心排练的节目深受广大市民喜欢,成为地企共建新西固的生动实践。

“西固之夏”将重点工作镶嵌其中。第29届“西固之夏”百姓大舞台广场文艺调演将创建文明城市内容贯穿始终,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把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现象编排成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寓教于乐,发人深省,潜移默化地将文明理念深耕于市民心中。不仅汇聚了来自本区各机关单位、学校、驻区企业、驻区部队和民间文艺团队创作演出的小品、相声、魔术、京剧、秦腔、舞蹈、合唱、器乐演奏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品节目,还有来自安宁区、七里河区的文艺团体,为西固的市民朋友们专场献艺,与西固区群众共融共通,齐奏文明曲,共唱创建歌。

随着群众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春绿陇原·西固之夏”百姓大舞台文艺调演成为这场文化盛宴的升级版,无论从舞台布置还是灯光舞美,都已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每场都会出现全区市民群众热切期盼、全民参与、翘首观看的震撼场面,成为了西固区市民炎炎夏日中不可不“凑”的热闹。

“西固之夏”作为西固区的文化名片,早已成为了根植于西固市民心中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是西固区群众参与度最广、演出时间最长、表演水平最高的地区文化品牌。35年间,参演人员累计达到7万多人次,汇集了农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民间文化和军营文化,每年观众平均达到20万人次。

群众文艺舞台是现代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区域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当这个城市具体到西固,它不仅是波澜壮阔的工业发展史、扑面而来的城市新活力,更是对未来无尽的展望和希冀。

“西固之夏”作为西固区特有的传统性群众文艺演出,凭借35年的历练和经验积累,聚焦文体旅融合,围绕群众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以新兴文化业态,让金城文化时尚起来。

第三十五届“春绿陇原·西固之夏”百姓大舞台文艺调演于2023年7月31日至8月6日,每晚20:00至22:30在西固金城公园广场演出,共演出七场次,分别为“奋进新征程 陇原儿女心向党”“担当新使命 军民共建鱼水情 ”“建功新时代 产城融合促发展”“创造新未来 永葆青春跟党走”“谱写新篇章 传统文化展新颜”“引领新风尚 精神文明促和谐”“激发新活力 民族团结一家亲”。

文化惠民,点亮群众幸福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像“西固之夏”这样接地气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同时,也让群众感受到了文化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