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影】从生活中寻找故事 展现生命的光芒

2023-05-31 09:26 刘晓丽

【掠影】

从生活中寻找故事 展现生命的光芒

张掖生态湿地 杨永伟

刘晓丽

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保持创作的情怀,关注现实题材,讲好中国电影故事……日前,中国电影家协会青年编剧高级研修班在甘肃省张掖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青年编剧参加。本次高研班不仅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剧、导演为学员授课,还设置现场教学环节,进行创作成果展示。一批具有鲜明甘肃特色和浓郁张掖风情的电影作品蓬勃生长、呼之欲出。

电影是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艺术,以其曲折动人且富有力量而打动着、感染着观众。

此次高研班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甘肃省电影局、甘肃省文联、张掖市委宣传部主办,甘肃省电影家协会、张掖市文旅局、张掖市文联承办,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内容丰富,涵盖电影创作、制片、宣发营销、编剧权利法律保护等多个方面。

“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从生活中发现细节,理解生动而充满意义的生命过程,准确认识人和环境的特性,在创作中建设自己、保持丰富的灵感、寻找生命的光芒。”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刘恒,以“逻辑与资源”为切入点,结合自己创作《本命年》《菊豆》《秋菊打官司》《张思德》《集结号》等作品的经验分享说。

就如何在新时代新形象塑造上取得新成就,中宣部电影剧本中心副主任秦振贵,通过丰富的例证详解文艺工作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编剧应当关注历史,关注文艺理论发展,关注国内外文化交流,树立文化自信,书写中国故事,讲好反映时代的内容,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来对待,坚持真善美,找到正确的创作道路。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曾组织拍摄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攀登者》等令人瞩目的作品。他以“中国电影进入品质时代”为题,阐述中国电影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对电影艺术内核的塑造、电影市场机制的完善、观众审美能力的提升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编剧应注重主人公的塑造,努力拓展表达能力,扎根自己的创作领域,不断发掘题材,打造新时代中国电影品质。

针对党史题材剧本创作,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研究员张军锋,以60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创作为例,为学员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如何塑造人物、如何忠于史实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创作思路。

“讲故事的能力至关重要,找准影片的定位,运用技巧,打磨细节,调用各种编剧手段丰富表达。”国家一级编剧马维干说。他倡导用明晰的线索、个性化的人物和精准的台词来讲好故事。

针对中小成本电影的创意策划与创作,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江平认为,要始终保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高度责任感投入创作,适应不同角色的转变,尤其是熟悉管理思维,了解电影的集体生产方式,保证一部作品从头至尾处于高效运行。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创作部主任林丽宁,则以2000年以来中国电影在院线、网络平台和电影频道取得的口碑效应为例,分析各平台创作生产的差异,重点介绍电影频道影片的创作规律以及如何用“英雄之旅”等理论来创作一部中小成本的温暖现实主义影片。

此外,《被告山杠爷》编剧、导演范元,《流浪地球》编剧之一叶俊策,《武汉日夜》导演曹金玲,《峰爆》编剧沙颂,《滚蛋吧,肿瘤君》编剧袁媛,《生死船票》编剧柳桦,《冰下的鱼》编剧、导演张力以及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李铭韬,海纳三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伙人邢江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世界警务发展与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员管彦杰,伯乐营销总裁张文伯等,还围绕“超级英雄与角色类型”“类型片电影剧本写作之非类型变奏”“数字电影创作的得与失”“新主流电影的营销方法”等主题展开授课,认为讲好电影故事是一种能力,编剧要多看经典作品,拓展生活经验,丰富创作灵感,塑造令人共情的故事和人物。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得名,素有“金张掖”之美誉,区位独特、历史悠久、生态良好、风光优美、农业优质、资源富集,充满发展活力,是电影编剧创作的题材富矿。

近年来,张掖市深入实施文艺高峰攀登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本土电影精品创作工程,加大重点文艺项目的扶持力度,开拍《英雄的旗帜》《天盖勒》等影视剧目,纪录片《静静的湿地》等8部文艺作品荣获敦煌文艺奖,《血战高台》被国家电影局列入重点影片统筹拍摄。

高研班上,张掖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张鸿清专门以“方志典籍里的张掖”为题,就张掖的历史沿革、地理人文、风土人情作了全面概要梳理,推荐适合在张掖进行电影创作的生态保护、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题材。

其间,高研班学员前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张掖市博物馆、山丹艾黎纪念馆、高台县博物馆、临泽县种子博物馆、河西民俗博览园高老庄、民乐县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等接受现场教学。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专家学者和学员们对张掖的自然风光和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称赞不已,认为这里是一片天然绝佳的影视基地、是不可多得的影视创作素材宝库,对于青年编剧寻找创作素材、提炼创作主题、挖掘典型人物起到了良好的启迪。有的编剧灵感迸发,当即展开电影剧本创作。

此次高研班的一大亮点是,每位学员要完成一部具有张掖特质的电影创意、构思或大纲。在结业仪式上,各组学员汇报展示并分享了创作的项目成果,其中,有以红西路军为题材创作的《血战倪家营子》《我的战友》;有以山丹马为题材创作的《驭马少年》《震吉魄聂》《万马奔腾》;有以张掖农业育种、乡村振兴为题材创作的《春种河粮》《百亿计划》;有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题材创作的《奔腾的黑河》;有以民俗为题材的纪录电影《九碗一盘》;还有以张掖为取景地和故事发生地创作的《马蹄寺的枪声》《宇宙之外》《归乡之旅》等不同类型的电影剧本大纲。目前,部分作品已进入正式创拍阶段。

种下一粒种子,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此次高研班的举办,为宣传推介甘肃省影视创作资源,推动甘肃电影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同长影集团导演、编剧田波作为学员代表在高研班结业仪式上所表达的心声:这不仅是一次编剧技能培训,更是一次精神洗礼,激励青年编剧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更加壮丽的人民史诗。

(本文作者系甘肃省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