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季兰州农民获得满满幸福 盘点一年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

2019-09-24 10:05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R031569261681794_change_p45_b

农产品展示郭俊宇韩彤摄

R031569261681825_change_p5_b

芹菜喜获丰收 杨贵智摄

R031569261681872_change_p42_b

丰收节开幕式现场 郭俊宇 韩彤摄

R031569261681919_change_p48_b

丰收节上的歌舞表演 杨贵智摄

信息兰州网消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兰州市农业发展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

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第一政治任务,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市“三农”工作保持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环境面貌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乡村振兴实现开门红、取得新进展。

2018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42.98亿元,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8元、增长9.4%。2019年上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达到17.25亿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13元,增长10%。

脱贫攻坚取得了新突破

全市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底线和优先任务,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提高脱贫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强弱项、补短板、惠民生,保障了脱贫攻坚各项重点任务的有效落实,先后解决了50.5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7.2万余户,所有建制村实现水泥路(油路)通畅率100%,自然村农村道路硬化率达80%以上,贫困村实现了办公阵地、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广场全覆盖。2018年,七里河区、皋兰县摘帽退出,2019年4月,省政府批准永登县、榆中县退出贫困县,目前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1.4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2%。

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把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为方向,充分利用“省会城市”优势,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全市蔬菜达到80万亩、中药材12万亩、百合10万亩、玫瑰5万亩。北京德青源120万只蛋鸡、湖南海康50万只肉鸡、四川新希望20万头生猪等重点招商项目落地,全市畜禽饲养量561.73万头只。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榆中县李家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有序推进,建成永登县越国开心农场等15个休闲农业园区和休闲农庄,创建乡村旅游示范乡镇20个、旅游专业村50个。

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实现了新突破

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先后建成64个省级、96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86个环境整洁村,打造了一批村容整洁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风貌、垃圾“三大革命”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污水集中处理,实施了农村改厕示范建设、村庄清洁行动“春节战役”、“夏季战役”,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改革实现了新突破

坚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2018年投入1650万元,在全市32个乡镇、34个村开展试点,探索出了“三变+特色种养业”、“三变+田园综合体”等6种改革模式和“保底分红+收益分红”、“固定分红+浮动分红”等6类分红模式及土地股、劳务股、技术股、集体资产股、财政资金股、帮扶资金股、爱心股、实物股等多种股权形式。今年投入1100万元,在全市全面推开“三变”改革。以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采取“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的办法,大力扶持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市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277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2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9家,2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共有合作社1664家,实现了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的目标。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榆中整县试点和全市整市试点工作,完成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全市土地确权24.42万户,确权耕地面积332万亩,发放证书24万本,发放率达到98.25%。共清理资金45.65亿元,资产87.58亿元,总资产133.23亿元,资源766.06万亩。累计流转农村土地94.9万亩,流转率达到38.39%。建成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4个县级分支机构、4个办事处、22个乡镇服务窗口。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从2018年开始市政府计划每村50万元,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454个,计划每村10万元对富裕村进行奖补。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开展“凡人善举德润金城”道德模范、兰州好人评选活动,以及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创评活动,树立了永登县“五星级文明户”道德信贷工程、榆中县村级志愿服务品牌“爱心银行”、皋兰县“一村一品”群众文化项目等乡村典型。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工程,建成省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个一”示范村24个、市级示范村26个,着力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做到“八个一”全要素同步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同步建设。

 乡村治理实现了新突破

把治理有效作为乡村振兴的保障,加快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大力推进农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升工程“五年计划”。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推动村级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

旅游成为新业态主业态

近年来,兰州市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城市人口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形成了以周末休闲度假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城市周边形成了以皋兰县什川古梨园,榆中县青城古镇、李家庄田园综合体、老家浪街、兴隆山、官滩沟,城关区大兰山景区,七里河石佛沟,安宁仁寿山,永登吐鲁沟、西固河口镇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接待集中区,乡村旅游正在成为兰州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2018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981.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12亿元;2019年1-8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971.3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70亿元。

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实现了全覆盖

完成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任务(其中贫困乡镇21个)。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5924.65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2604.65万元,项目整合资金2138万元,社会资助资金1200万元,其中投入贫困村建设资金4350万元。使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建设实现全覆盖。全市730个行政村于2017年初实现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其中省级贫困村256个。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以来,已成为集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文化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科技书屋、戏台、文体活动广场等综合功能的文化服务中心,在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公共文化服务、农业科技推广、法律知识咨询等活动中发挥着前沿阵地和桥头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