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生态发展和建设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2019-04-24 10:45 兰州日报

信息兰州网消息 四月的兰州,暖风阵阵,放眼四顾,四处花红柳绿,仿佛进入了一座公园城市……这就是兰州,一个在改革开放中不断阔步前行的城市,一个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为百姓打造一座生态文明宜居的城市。

2002年,兰州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便启动了这一民生工程,各方面的工作陆续展开。

2008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指挥部,同时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和目标责任管理办法。

2014年,兰州市成立了“五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组。在创建的过程中,兰州市加强了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建设,以及黄河两岸综合整治和黄河风情线规划建设,并先后获得“甘肃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以及“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荣誉。

2016年年底,新一轮创建工作正式开启。兰州市为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层层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了市级主导、部门联动、上下配合、整体推进的创建格局。

2017年,经过历年的不懈努力,兰州市成功取得“国家园林城市”的殊荣,增强了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紧抓不放建设生态宜居新兰州

为了让荒山披绿,改善市民的周边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园林建设工作,始终将其作为改善民生、加快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紧抓不放,积极推进,为兰州市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2002年,兰州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便启动了这一民生工程,各方面的工作陆续展开。2008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指挥部,同时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和目标责任管理办法。2014年,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和领导干部变化情况,重新调整了创建领导机构,成立了“五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组。在创建的过程中,兰州市加强了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建设,以及黄河两岸综合整治和黄河风情线规划建设,并先后获得“甘肃省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以及“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荣誉。

2016年年底,新一轮创建工作正式开启。为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层层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了市级主导、部门联动、上下配合、整体推进的创建格局。

在创建园林城市的工作中,兰州市还制定了城市绿线及绿地建设、园林绿化、重点公共绿地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管理办法和制度规定,建立了“以奖代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共同投入”的机制,在两年的时间,投入城市园林绿化建管资金9.8亿元,为园林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资金保障。

同时,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将“治顽疾、转作风、提效能”专项行动、“三大整治”攻坚战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形成了互为依托、相互支撑、各有侧重、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形成了各方面关注、支持、参与生态绿化的良好氛围。

经过历年的不懈努力,2017年,兰州市成功取得“国家园林城市”的殊荣,增强了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纵观16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历程,是兰州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改善城市面貌,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民心工程,更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兰州市城市生态发展和建设管理工作再上台阶的有力抓手。

  持续发力把绿色、生态摆在重要位置

成绩面前不停步、荣誉面前不松懈。

近两年,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和在甘肃调研时的“八个着力”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始终把绿色、生态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立足于打造独具西部山水特色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兰州的目标,依托生态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景观效果。

截至去年,兰州市园林绿地总面积累计达到7827.31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2.73%,绿化覆盖率36.77%;市区现有综合性公园15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18平方米;5000平方米面积以上的游园、绿地共124处。

如今的兰州,连绵的绿意把南北两山和城区融为一体,黄河风情线,成为国内最长的沿河开放式公园和绿色生态长廊。

漫步岸边,中山桥、黄河水车、“黄河母亲”等为代表的一组组城市雕塑,相互映衬,将古老的历史和灿烂的未来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坐在游船上,不时掠过的湿地,相牵相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许多来兰考查的专家认为,兰州市现在取得的成绩,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绿化建设,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引领生态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和市民的幸福指数;二是兰州目前所进行的湿地、山体修复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一致;三是兰州在规划园林建设时,规划细、标准高;四是经历10多年的建设,兰州已形成了自然的生态良性循环,并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兰州一定会变成山青水美城绿的西部花园城市。

  提档升级两山为“精致兰州”增绿添彩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推进全市“十三五”生态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今年兰州市两山的管理管护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景区建设从各自为政向整体打造转变,发展目标从以“绿”为主向多彩两山转变),打造“五个两山”(打造文化两山、宜游两山、智慧两山、生态两山、精致两山。)

一是围绕黄河生态建设,实施绿化美化项目。编制完成《南北两山绿化美化行动规划方案》及《南北两山生态文化旅游民俗产业发展投资运营方案》,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打造、改造提升。实施九州台森林文化景区建设,实施罗九公路城关段绿化提升改造项目、罗九公路沿线边坡生态治理项目,绿化治理88.8亩,实施九州台顶景观小游园、牡丹园提升改造,建设面积49.8亩。实施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段道路沿线绿化美化项目,完成北滨河路沿线石质面山绿化治理250亩,全面完成九州台面山治秃除斑、罗九公路安宁段沿线坡面绿化提升改造等续建项目。

二是实施景观提升项目,打造两山精致景区。围绕大兰山景区建设,实施“兰山栈道绿化项目”及“华夏长廊三期项目”。围绕金城公园大景区建设,组织实施马耳山——石头坪防火通道建设、兰玻厂林区健身步道建设项目,建设面积24000平方米。围绕大青山景区建设,启动实施大青山远景山区域绿化景观提升改造项目,建设面积21000平方米。

三是扮靓城市对外“窗口”,提升道路沿线景观效果。积极推进“省门第一道”、南绕城、北环路沿线绿化治理面山和陡坡项目,治理陡坡面积1.2万平方米,新增封山育林面积20000亩,新造林面积2668亩,全面提升绿色通道景观效果。实施城市出入口绿化美化项目。实施城市北出口三台湾段绿化提升250亩,完成城际铁路沿线生态绿化1100亩,实施北环路小达坪、南绕城西山岭绿化提升项目,改造提升景观面积500亩。此外,今后还要实施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核心段道路沿线绿化美化项目。

  打造精致景观提升风情线观赏效果

建设核心景观,打造精致“花廊”。学习借鉴“西安花城”经验,以“增绿、添花、加彩”为重点,改造风情线沿线绿色公园等主题公园,新建雁滩黄河大桥南岸小游园、七里河桥东侧北岸小游园,优化植物配比,突出各自主题,做到“一园一景观、一园一特色”,建成风情线百里花廊的核心景观。

此外,沿黄河风情线中山桥、黄河母亲雕塑等重点景区,摆放绿雕55组、花钵110组、花柱58个。核心段雁滩桥、金雁桥、城关桥、元通桥、中山桥、小西湖桥、七里河桥、银滩桥等8座跨黄河大桥进行花艺式挂花,花坛栽种、摆放花卉440万株。以中山桥“不忘初心”、百合公园“飞天”,音乐喷泉“兰马加油”、“浪花”,会展中心坡面“24字核心价值观”等花雕造型,突出黄河风情线花廊效果,提升兰州节会氛围。

建设多彩健身步道,做好旅游文章。在这方面,兰州市彻底打通七里河黄河大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之间的“断头路”和“堵点”,建设集健身、游览、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优质出行通道。同时,开发精品线路。支持、引导、改造一日游、两日游等项目,有序经营,做成品牌。努力建设和改造提升三江口(达川)田园休闲观光风景区、河口古镇历史文化民俗风景区、什川万亩古梨园风景区等八大风景区,全面推进景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有机连接“一河两山”景区景点。按全域旅游的理念,加强与兰山、五泉山、白塔山、九州台等景区的有机连接,打造“吃住行娱购游”一体化的旅游综合体。

打造水上游和夜游黄河。增加水上巴士和游船数量,大力发展水上旅游和水上交通,提高水上通勤能力,发展水上观光游览。结合沿线健身步道及公园改造,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滨河慢行休闲线路,提升景区出行环境。突出兰州地方特色,提升服务档次。

此外,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围绕公园绿地提质增量,全力支持做好兰州动物园搬迁、植物园扩建以及雁滩雕塑公园、金城公园二期建设,做好小游园、小绿地、小广场的选址与建设工作,让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共享园林城市创建的成果;并逐步改造提升城市主次干道的绿化档次,逐步推广城市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逐步实施城市背街小巷增绿工程,持续抓好花园式小区、园林化单位、绿化模范单位创建工作,让市民生活的环境更加宜居、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