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知识产权法庭成立 为知识产权审判奠定了更为专业公正的基调

2019-04-15 15:04 兰州日报

信息兰州网消息 2019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走过了40载春秋,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人民群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获得了极大提升。党和国家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离不开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随着我省《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具体开展,各类高水平、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案件不断涌现,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需求不断提升,兰州知识产权法庭在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构建科学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实现审判团队的革命化、正规化、专门化、职业化、国际化,全体法律工作者将满怀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信念,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为审判事业奋斗终生的情怀服务社会,不断满足广大创新创业者和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新需求。设立知识产权法庭是推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需要,是提高知识产权审判水平的需要。 2002年至2019年,17年,兰州知识产权专业化司法保护从无到有,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颗能遮风避雨,叶茂根深的大树,为甘肃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激励保护科技创新、营造优质营商环境遮风避雨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已成为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筹码

我们起初就紧跟脚步

兰州,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座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作为西北地区第二大城市,兰州是西陇海兰新经济的重要支点,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西北地区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财富”已成为全球性共识,知识产权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生产力的战略资源,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筹码。正因此,世界各国无不将知识产权视为法律保护的重点对象。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财产权,知识产权难开发、易复制,对其法律保护难度远甚于传统的有形财产权。知识产权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决定了对其司法保护必然走向机构的专门化、管辖的集中化、人员的专业化。

在我国,知识产权审判专门机构的建设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3年8月,北京市高级、中级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通知》(法[1994]111号)要求全国法院根据需要组成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合议庭,同时要求,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民事审判庭受理;商标权、专利权侵权纠纷案件,由经济审判庭受理。1996年10月,最高法院成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为兑现入世承诺,显著减少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对颁布的《著作权法》、《专利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同时,为进一步充实知识产权审判力量,健全审判机构,按照普遍覆盖各地高级、中级法院的架构思路,全国各地法院陆续设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曾明确提出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首次发布,极大推动了我国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使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知识产权制度支撑下,我国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在众多领域实现从技术追赶到技术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产业链条,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再一次提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创新体系,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平稳、持续、高质量的增长,从而实现全面改善民生,建设幸福、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作为甘肃的省会城市,2002年,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对内称民三庭。民三庭的设立,实现了甘肃地区知识产权审判机构零的突破,成立之初的民三庭由6人的审判团队构成,从组建开始就不忘初心,锐意进取肩负起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历史使命,对于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促进地方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三庭成立以来,审理了多起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所审理的案件多次入选全省、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2003年审理的原告甘肃奇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诉被告谈宏伟商标侵权纠纷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为“2004年全国十大驰名商标认定案例”,并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审判年鉴。2012年审结的“原告张弓诉被告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政府等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被最高法院公布为“全国50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该案同时被甘肃省高级法院公布为“2012年度全省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2015年审理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源药业有限公司诉兰州嘉伟商贸有限公司、兰州文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侵害驰名商标权纠纷案,被人民网等媒体广泛报道。2015年以和解撤诉方式妥善处理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诉华龙证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实现了两公司合作共赢,受到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感谢及称赞。

甘肃省知识产权审判最具特色的就是植物新品种案件的审理

我们屡获殊荣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知识产权审判最具特色的就是植物新品种案件的审理。甘肃的河西走廊属于祁连山地槽边缘拗陷带。喜马拉雅运动时,祁连山大幅度隆升,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平原土质较细,组成物质以亚砂土、亚粘土为主,也是开耕的主要区域。在长期耕作灌溉条件下形成厚达1米、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高的土层,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此外,当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光照资源丰富,加之气温日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物质积累,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这片土地,非常适宜于玉米作物的生长,是优质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的玉米育种量达到全国用种量的50%以上,玉米杂交育种成为河西地区乃至甘肃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相应地,涉及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的案件也呈多发趋势。民三庭自2003年开始受理此类案件,在当时,法律规定较为原则,相关司法解释尚未出台,民三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在证据保全的时间和程序、科学取样的方法确定和司法鉴定机构的选择以及各侵权主体的责任承担判定等方面,不断学习、探索总结审判思路,规范审判程序,在此类案件的审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审判经验,这些经验做法为后来出台的司法解释所肯定,对维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和规范我省育种市场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06年审结的“北京奥瑞金公司诉山西北方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一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为“2006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民事案例”;2009年4月审结的“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诉武威金苹果有限责任公司等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为“全国50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2008年,民三庭先后被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省和全国法院系统“知识产权先进集体”。2010年,民三庭获得兰州市“人民满意的优秀公务员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民三庭知识产权合议庭被记集体三等功。

案件迅速增长 我们已经早有准备

兰州知识产权法庭于2019年1月4日正式挂牌

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国家和地方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推动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知识产权案件更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案件数量井喷的同时,新型、疑难案件不断涌现,或涉及复杂的技术事实,或受困模糊的法律边界,或牵扯企业的生死存亡,其审理难度日趋加大。多年来,以知识产权审判庭为基点的专业化体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伴随着知识产权审判压力的与日俱增,其不足也不断放大。比如,力量分布不均、专业分工不强所导致的碎片化审判体制,妨碍了知识产权审判质效的提升;再比如,知识产权的民事、行政案件未能全面实现集中管辖,审理程序分散,诉讼周期冗长,不少权利人尽管赢得了诉讼,却失去了市场;尤其是,由于裁决尺度不一,知识产权案件在不同地区“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应有功能。在此背景下,创设知识产权审判机构,以进一步升级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完善专门的审判程序、管辖制度、审理规则等,已势在必行。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即已明确发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改革信号。2014年6月,中央深改组通过了《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当年8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即作出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设立知识产权法院。2017年起,最高院先后批准设立了南京等18家知识产权法庭。经由改革决策和法治程序的高效推进,知识产权法院及法庭的创设驶入了只争朝夕的快车道。

兰州,作为甘肃的省会城市,是甘肃经济水平领先、科技创新活跃的地区。2017年,兰州两级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38件,2018年,兰州两级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706件,增速达400%以上,占全省知识产权案件的近80%。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数量逐年增长,社会各界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庭。2018年10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兰州知识产权法庭为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内设专门审判机构,跨区域管辖发生在甘肃省内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涉及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管辖发生在兰州市辖区内除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范围之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及不服兰州市辖区内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上诉案件。在最高人民法院,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兰州知识产权法庭于2019年1月4日正式挂牌设立。

兰州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是甘肃省全面完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建设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充分发挥司法主导作用,落实党中央关于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政治要求,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司法服务保障创新法治环境的重要举措,标志着甘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

为知识产权审判奠定了更为专业、公正的基调

全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入了新阶段

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成立兰州知识产权法庭,是兰州中院党组在市委及省法院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王永平表示,兰州知识产权法庭的设立将聚力“一带一路”结点城市的创新发展,推动兰州乃至全省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进一步为提升投资软环境和区域竞争优势提供司法保障。兰州知识产权法庭的登场亮相,奏响了我省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全面升级的序曲,揭开了我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业化的新篇章。就具体的受案类型而言,一般的知识产权案件仍将由基层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庭承担,而兰州知识产权法院则集中优势力量,主攻更具技术含量和专业难度的案件,以真正实现专门法庭的独有价值。也正是基于专业性审判的需求,法庭创建之初的一大紧迫议题就是,如何组建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审判队伍。兰州知识产权法庭位于城关区雁南路科技大市场,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内,法庭总面积300平方米,拥有80平方米科技化审判法庭一个,办公室5间,法庭设有立案咨询、审判团队、合议室等功能区,拥有独立的审判场所。同时,在司法资源紧缺的现实制约下,设员额法官7名,法官助理7名,书记员7名,并配备保障人员5名。审判团队按照司法改革要求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按照1比1比1的比例配置,建立了专业化的审判团队。职业法官的真正优势是法律知识背景,而知识产权案件的高度技术性,决定了任何一名法官都不可能通晓所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引入外部力量,为审判提供专业协助和知识保障。兰州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了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各技术领域的专家,建立了专业化智库,同时,学习北上广知识产权法院的先进审判经验,设立技术调查官制度,聘任多名技术调查官,形成了技术调查与专家辅助、司法鉴定、专家咨询相衔接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在审判活动中为法官提供了专业技术咨询意见,确保了技术事实认定的中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这些审判设计和改革探索,都赋予了知识产权法庭不同于传统审判部门的精神气质,为知识产权审判奠定了更为专业、公正的基调。知识产权法庭的审判新气象,不断验证着改革的效应。

兰州知识产权法庭自正式成立以来,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服务甘肃创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这是甘肃省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发挥司法力量推动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建设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全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入了新阶段。

近年来,兰州中院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始终秉持“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严格标准,积极回应时代发展要求,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励和保护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每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占据全省一半以上,2008年及2018年,我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两度被评为全国法院知识审判工作先进集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领导、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紧密相关。借此机会,中院全体干警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中院工作的各级领导、各级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

今后,新成立的兰州知识产权法庭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负重托,敢于担当,高水平做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更加有效地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