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镇: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2020-07-15 09:09

信息兰州网消息 7月初,秦川镇炮台村村党支部书记于福文在“炮台村法律服务群”里发布了一条消息,“各位村民有什么法律上不清楚的事,或者有经济纠纷、家庭纠纷一类的事可以问邓有军律师!”同时,他在群里把炮台村法律顾问的服务事项和内容也进行了通告。

近年来,新区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百村创建”活动为抓手,通过“签约律师免费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员主导的多元化调解+立体普法下的主动引导”新模式,把“依法治区”司法工作延伸到每村(社区)每户。据统计,目前新区共有3个特邀调解组织,22名特邀调解员;有人民调解委员会69个、人民调解员296人,形成了以镇、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的调解组织网络体系。新区的54个村、16个社区都有了各自的“签约律师”,实现了“签约律师”全覆盖。

在小横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民情议事室门前,记者看到“小横路社区法律顾问公示栏”摆放在很显眼的位置,上面除了律师的名字、联系电话外,还标明了具体的服务内容:开展村务“法律体检”,帮助修订、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协助重大矛盾纠纷调解;接受委托,帮助起草、审查民事经济合同、参与重大项目的谈判、签约活动;帮助困难群众依法获得法律援助等九类服务事项。为将这一法律服务工作做到实处,村(居)法律顾问提供服务时还须认真填写工作台账,详细记录提供法律服务的时间、对象、内容和结果,并由服务对象或村(居)委会以签字盖章的方式确认,做到一村一簿、一事一记。

据了解,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根据新区村(居)委会数量和新区律师事务所律师数量,对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进行了具体分配,每个律师承包3至5个村(社区)。新区的54个村、16个社区都有了各自的“签约律师”,实现了“签约律师”全覆盖。新区各园区公共服务局、各村(居)委会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这也是今年新区法律服务工作的内容之一。“主要是方便村民与法律顾问交流,为群众及时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处、法治宣传等服务。村民遇到弄不清楚的法律方面的事儿,就有主心骨了。”于福文说。

“感谢人民调解员的公平公正调解,不仅及时帮我解决了婚姻纠纷中的财产问题,而且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免费法律服务,真方便!”瑞岭社区居民甘女士说。近日,中川园区公共服务局人民调解员李文清成功化解了一起婚姻纠纷。李文清了解到甘女士的婚姻纠纷情况后,从法、情、理三方面入手,对当事人做了大量调解工作,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了调解协议。新区中川司法所所长铁玉庆介绍道:“现在,通过人民调解员工作,新区居民纠纷调解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

目前,新区已建成了覆盖45个村和16个社区、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图书室)、人民调解室,分别配备有一名村法律顾问、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通过一批“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同时,新区通过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提升法治宣传城乡居民知晓度,推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司法民生保障,逐步破解了社会综合治理中的基层困局。

在推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新区通过线下“一站服务”、线上“一网通办”,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做到了司法惠民的常态化、就地调解的实质化、法治宣传的系统化、社会治理的协同化,提升了新区社会治理水平。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新区各级调解机构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21件,卷宗调和口袋调91件,口头调解330件,调解成功404件,调解成功率达96%。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