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 奋进新兰州——山乡新貌】从靠天吃饭温饱难保障到农业产业化推进乡村振兴

2019-10-08 09:38 首席记者杨晟途

从靠天吃饭温饱难保障到农业产业化推进乡村振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杨晟途文/图

“以前,我们这里靠天吃饭,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如今,通上了水泥路,喝上了自来水,住上了新房子,重要的是家家有致富产业,过日子心里也有底了。”提起榆中县新营镇寨子村的变化,村民宋学普如倒豆子说个不停。

更令人欣慰的是,寨子村青山绵延,流水映小桥,亭台衬楼阁,村前的沿川湖波光粼粼,展现出美丽乡村的生机。然而有谁想到,这片隐藏在深山的世外桃源,曾经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经过多年的发展,正一步步的嬗变,产业兴起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沉睡的大山“活”了。

变化的不仅是寨子村。从温饱难保障到丰衣足食,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农,从污水横流到美丽乡村……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农业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万农民的全面小康梦正成现实,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壮丽的诗篇。

产业结构优化农业提质增效

70年砥砺奋进,70年栉风沐雨,兰州市农业在优化结构、创新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1949年,兰州农业增加值仅1720万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较快,以后几经波折发展有所减缓。1957年至1978年的21年间,农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81倍,农业生产徘徊不前。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农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围绕着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等重点全面铺开,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发展的新时期。

2003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8.6亿元,比1949年增长108倍;比1978年增长24倍。特别是近15年来,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中药材、玫瑰、百合、瓜果、高原夏菜等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逐年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巨大变化,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2.98亿元,比1949年增长250多倍。与此同时,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不仅粮油蔬菜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加,畜产品和水产品等总产量、人均拥有量也都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农产品的极大丰富,不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营养水平,而且彻底改变了人民的食物结构,为兰州总体进入小康奠定了物质基础。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巨变,主要源于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的加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兰州农业以种植业为主。1949年,农业中林牧渔业的比重仅为17.2%;新中国成立后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品种和结构,2003年,在农林牧渔业中占比上升为23.5%。如肉类产量达3.89万吨,比1949年增长32倍;水产品产量达1547吨,比1963年增长161倍。20世纪90年代以来,确定并发展“依托城市,开发农村,服务城市,富县富民”的城郊型农业,通过农户、企业、政府三方联手,把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连成一体,农业产业化经营由“星星之火”走向“燎原之势”。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蔬菜、果品、百合、牛羊肉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化格局,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超常规增长。尤为显著和令人欣慰的是,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玫瑰和百合等农产品深加工,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达到169家;着力提升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了兰州高原夏菜、兰州百合、苦水玫瑰品牌知名度。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