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扩张到效益瓶颈,兰州银行走到十字路口

2025-11-27 18:14 投资者网

《投资者网》方见微

11月下旬,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银行”,001227.SZ)接连发布两则人事变动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先是董事、副行长刘靖因工作调整辞去全部职务;随后,挂任副行长程艺因挂职期满,正式卸任并不再担任该行任何职务。至此,兰州银行高管层短期内出现两个副行长岗位空缺。

这一系列人事调整发生之际,正值该行披露2025年三季报的关键节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兰州银行资产总额达5233.60亿元,较年初增长7.62%;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23亿元,同比下降2.1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4亿元,仅微增0.65%,增速几近停滞。

在银行业整体面临净息差收窄、区域经济承压、不良风险犹存的背景下,兰州银行作为西北地区首家A股上市城商行,其“稳中有忧”的经营表现与频繁的管理层变动,折射出区域性银行在高质量发展转型中的现实困境。

高管密集调整,治理结构进入过渡期

兰州银行近期的人事变动虽属正常工作安排,但节奏之密仍值得关注。

2025年11月,副行长刘靖提交书面辞职报告,明确表示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副行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根据公司章程,其辞任自报告送达董事会即生效。

几乎同步,挂任副行长程艺也因挂职期满结束履职。公告显示,程艺已按制度完成工作交接,且确认与董事会无分歧,亦无需向股东或债权人特别说明事项。值得注意的是,程艺未持有兰州银行股份,其身份更偏向于政府或监管体系派出的临时管理人员。

两位副行长相继离任后,兰州银行尚未公布新任人选。这意味着,在当前经营压力加大、资本补充需求上升的背景下,该行高管团队短期内将处于“减员运行”状态,可能对战略执行与业务推进产生一定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兰州银行自2022年上市以来,已历经多次高管更迭。

频繁的人事调整一方面反映出地方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人事联动机制较为紧密;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战略连续性与管理效率的挑战。尤其在当前推动数字化转型、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强化风控合规的关键阶段,稳定的高管团队显得尤为重要。

市场普遍期待,兰州银行能尽快完成副行长补选,并进一步明确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定位。

规模扩张下的营收瓶颈与盈利韧性

从最新财报数据看,兰州银行的经营基本面呈现“规模扩张、效益承压”的典型特征。

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5233.6亿元,较年初增长7.62%;负债总额4825.43亿元,增长7.14%;吸收存款3782.51亿元,贷款余额2604.71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6.2%和6.15%,整体资产负债结构保持平稳。

然而,收入端却出现罕见下滑。2025年前三季度,兰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9.23亿元,同比下降2.14%,为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归母净利润仅录得15.04亿元,同比增长0.65%,几乎陷入停滞。

这一“增收不增利”甚至“缩收微利”的局面,主要受制于两大因素。一是净息差持续收窄。作为高度依赖存贷利差的区域性银行,兰州银行在LPR多次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重定价的背景下,资产端收益率快速下行。而负债端受西北地区存款竞争激烈影响,高成本结构性存款占比难降,导致利差空间被大幅压缩。

二是非利息收入增长乏力。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长期依赖传统结算、代理保险等低附加值业务,财富管理、投行、托管等轻资本业务发展滞后。2025年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占比估计不足15%,难以有效对冲利息收入下滑。

此外,尽管该行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1.83%微降至1.8%,但考虑到甘肃及周边区域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部分中小企业及房地产相关贷款仍存在潜在风险敞口,未来资产质量能否持续改善仍有待观察。

区域定位清晰,但转型路径仍待突破

作为甘肃省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兰州银行始终立足本地,服务地方经济。其贷款投向高度集中于省内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中小微企业及“三农”领域,在支持区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来,兰州银行也在积极探索转型路径。一方面,推进网点智能化改造,上线手机银行5.0版本,提升线上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尝试拓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政策导向型业务,并参与兰西城市群建设相关融资项目。

然而,受限于区域经济体量、人才储备及科技投入,兰州银行在差异化竞争中仍显吃力。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商行相比,其在金融科技应用、产品创新能力、客户综合经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同时,国有大行加速下沉县域市场,进一步挤压其传统优势领域。

更紧迫的是,资本补充压力日益凸显。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兰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虽暂未披露,但结合其资产增速及历史数据(2024年末为9.87%),已接近监管红线。若无法通过内生利润积累或外源融资及时补充资本,未来信贷投放能力将受到制约。

市场此前曾预期该行可能启动可转债或定增计划,但截至目前尚无实质性进展。在IPO募资资金基本使用完毕的背景下,如何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成为管理层亟需解决的课题。

兰州银行的三季报,是一份典型的“区域银行样本”——规模稳中有进,风险总体可控,但增长动能疲软,转型步伐缓慢。

这次情况下,高层的接连调整,既可能是正常轮岗,也可能预示新一轮战略梳理的开始。

新一届管理层能否在稳定过渡的基础上,推动实质性改革,将决定兰州银行能否真正走出“西部舒适区”。(思维财经出品)■